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一直呈现逐渐增高趋势,但血压的满意控制率却仍然很低。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宣教,提高医生与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充分重视高血压的筛查与治疗,同时还应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降压治疗策略,提高降压达标率。
下面六条策略已被视为提高降压疗效、降低靶器官损害发生率的核心理念。
1、平稳降压所谓平稳降压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降压速度不宜过快,根据患者基线血压水平,一般要求在数周之内逐渐将血压降低至目标值以下。血压下降速度过快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使用日趋广泛的长效降压药物(长效ccb、acei/arb和b-受体阻滞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均符合平稳缓慢降压治疗的要求。但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常常缺乏足够的耐心,这需要临床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使其认识到平稳缓慢降压的重要性。平稳降压的另一层涵义是努力减小血压波动,降低血压变异性。初步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增高可能是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前述长效降压药物也是减小血压变异性的有效手段。
2、早期干预高血压一旦发生,其对心脑肾以及外周血管的损害过程即已启动,因此无论患者是否具有临床症状,均应及早启动降压治疗,使血压持续达标,最大程度的降低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研究显示,降压治疗启动的越早,其心血管残余风险就越低。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虽然降压治疗仍可明显降低其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但患者的残余风险仍将维持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患者尚未发生靶器官损害之前,降压达标一般较易实现。若患者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由于降压目标值更低、选择降压药物受到更多限制等因素,使得降压达标更难以实现。因此,对于高血压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对于确诊高血压者应及早治疗,视患者情况给与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及早阻断血压增高对人体的危害。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