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了靶向药物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治疗带来的巨大进步。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为14.5例/100万人,我国gist患者约有3万人。gist的特点可以用“难预防、难诊断、难治疗”来概括其病因至今不明,尚无任何预防措施。病程在早期较为隐匿,多无特异性症状,初次确诊时有15%~50%的gist患者已进入晚期。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gist的方法,但有高达50%的患者术后可复发,且复发瘤多生长迅速,并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常在短期内需要二次甚至反复手术,因此gist的治疗多年以来存在瓶颈。
靶向治疗的崛起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伊马替尼成为第一个能有效治疗gist的靶向药物,该药进行一线治疗可使80%~85%的患者获益。但伊马替尼的耐药问题值得重视,有15%的gist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原发性耐药,在进行18~24个月的治疗后另有约42%的患者对伊马替尼产生继发性耐药,这一比例随着疗程延长以每年10%的幅度增加。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二线靶向治疗选择。
在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舒尼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gist显示出确切、显著的疗效。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显示,舒尼替尼二线治疗gist的pfs即较安慰剂显著延长达3倍以上(27.3周对6.4周,p<。0.001),该研究基于伦理考虑提前揭盲,安慰剂组患者可选择换用舒尼替尼,在此情况下舒尼替尼组的os仍显著优于最初应用安慰剂者。根据这项研究,舒尼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用于gist的二线治疗。在2008年公布结果的一项开放性临床研究中,1117例gist接受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os分别达到41周和75周。在一项最新研究中,60例gist患者采用舒尼替尼连续治疗方案更将中位os延长至107周,即超过2年的水平,这样的疗效数据在靶向药物问世之前是不可想象的,gist在靶向时代也形成了全新的治疗框架。目前,舒尼替尼仍是唯一获得sfda批准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患者的靶向药物。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