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菜系
食材
疾病百科
健康
×
首页 健康 > 儿科 > 正文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生长发育因素

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四)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正常婴儿在生后两个月内由粪便排出的铁比由饮食中摄取的铁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因失血1毫升就相当于失铁0.5毫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上一页45下一页>
贫血 婴儿 缺铁性贫血 缺铁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厨艺好首页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