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菌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菌斑按其形成部位,常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两种,前者附于龈线以上的临床牙冠上,后者则附于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且又可分为附着龈下菌斑和非附着龈下菌斑。目前对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已有了较充分认识,为了描述方便,可将这一过程区分为三阶段①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②细菌迅速生长。③菌斑成熟。这些阶段在实际情况中不能绝然分开。
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到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质地均匀透明,无结构也不具备结构特征的薄膜,牙齿清洁后很快形成获得性膜,此膜在数分钟内便可完成,2小时可厚达100微米,24一48小时则增厚至400微米。用免疫电镜观察获得膜至少有四种以上的类糖蛋白组成。而此膜是如何吸附到牙石上的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
在获得膜形成三小时左右,即可有细菌移居于其上,开始是单个细菌出现在获得膜上,而后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繁殖,24小时便可形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菌斑。
菌斑与牙周病关系非常密切,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口腔日常保健中,及时去除菌斑和控制菌斑生长对预防牙周病有着重要意义。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