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健康 > 老人保健 > 正文

老年便秘怎么办

老年便秘怎么办

我七十有余,每日便秘,苦不堪言,苦恼之极,我的儿女们携我寻医问药,多方医治,有所好转,故欲把我的良方,献给广大患者,解大家之磨难。

我用的外治法有(一)涌泉敷药法大黄5-10g,将大黄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压紧,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2次即效。配合贴脐孔亦可。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敷贴后通过皮肤吸收,可刺激大肠,增强肠蠕动功能而促进排便。

(二)自我按摩法排空小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壁,左手叠在右手背上。双手用力,按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手法从轻到重,每2秒钟按摩一圈,一般到100次左右可出现便意。

“便秘,难受之极”我最近大便很是难受,不仅不顺畅而且还解不出来,总有还没解完的感觉,肛门也振得难受。我今年已经六十多了,身体没什么大毛病,感觉我体内虚火重,前不久留了两次鼻血。向专家请教,有一点心得,大家不妨一试(一)每天晚上睡前服用8万单位庆大霉素2支,2天见效,费用不高0.1元。

(二)多吃素菜、蜂蜜果(香蕉最好)。每天早起喝上一大口蜂蜜,晚上睡前再喝一口,这样坚持下去,用不了几天问题就解决了。

便秘的原因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或排出困难,也指粪便坚硬或排便不尽的感觉。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种。

(一)与年龄有关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二)不良生活习惯1、饮食因素。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点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节陈通过时间减慢,亦可引起便秘。

2、排便习惯。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活动减少。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乘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

(三)精神心理因素。患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据merkel等研究表明,1/3便秘患者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明显增高。

(四)肠道病变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五)全身性病变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六)医源性(滥用泻药)由于长期适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可因损伤结、直肠肌而产生导泻的结肠,造成倡肠道黏膜脊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便秘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1、坚持参加锻炼,患者应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2、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3、合理饮食,老年人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此外,患者还应调整心理状态,以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二)药物治疗1、促动力药,西沙比利是新一代全胃肠促动力药,对老年便秘疗效较好。可缩短胃肠通过时间,增加排便次数。

2、泻药(1)润滑性泻药,主要有甘油、液状石蜡、适宜于老年人心肌梗死后肛周疾病手术后,避免用力排便,对药物性便秘无效。

(2)溶剂性泻药,有金谷纤维王、美特泻、康赐尔。适宜用于低渣饮食的老年人,不但通便、还能控制血脂、糖、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3)刺激性泻药,有果导、番泻叶、舒立通、大黄苏打等。

(4)高渗性泻剂,有如山醇、乳果糖溶液。

(5)性轻泻药,有硫酸镁、磷酸钠。

(6)通便胶囊,系纯中药制剂,具有“健脾益肾、润肠通便”的功能。

(三)中医药治疗大量文献报道,中医药在治疗老年便秘方面颇有特效,如炒决明子60g,压粉,每次服3g,早晚各一次。加味增液汤、芍药、甘草汤、加味硝菔通结汤,增液湿肠丸等等,从人的整体角度出发,合理运用气血天液,阴阳脏腑基本理论,从不同角度用药,既可治表又可治本。

此外,尚有运用中医理论,采取足底推拿、自我按摩,肛前推按、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老年便秘,均可使气血通畅,大便自调。

便秘 老年便秘 按摩 老年人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厨艺好首页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