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3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的32位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四妙散加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钠结晶沉着于关节和结缔组织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共64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最大70岁,年龄最小27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的9个月,最长13年,平均4、6年。均为急性发作病例,首次发作7例,第2次发作17例,发作3次以上者8例。饮酒后发作11例,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发作8例,劳累后发作4例,外伤后发作2例,无明显诱因7例。发病部位跖趾关节15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其他关节8例。距就诊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68小时,平均18小时。血尿酸<。420mmol/l者4例,>。420mmol/l者13例,>。500mmol/l者10例,>。600mmol/l5例。对照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大68岁,年龄最小25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的7个月,最长14年,平均4、8年。均为急性发作病例,首次发作8例,第2次发作18例,发作3次以上者6例。饮酒后发作12例,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发作8例,劳累后发作5例,外伤后发作1、无明显诱因6例。发病部位跖趾关节16例,踝关节7例,膝关节3例,其他关节6例。距就诊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60小时,平均17小时。血尿酸<。420mmol/l者6例,>。420mmol/l者12例,>。500mmol/l者9例,>。600mmol/l5例。两组病人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两组患者均给予别嘌呤醇,0.1/次,3次/d。贝诺酯,0.5/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煎服,药物组成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土茯苓40~60g,泽泻15~20g,苍术12~15g,黄柏10~12g、牛膝12~15g、生苡仁20~30g、赤芍15~20g、延胡索10~15g,地龙10~15g,甘草5~6g。热胜者加忍冬藤、连翘、炒桅子。湿胜者加防己、蚕砂,血瘀加穿山甲、郁金。每日1剂。两组都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均嘱以上两组患者禁酒,禁食高嘌吟食物,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诱发因素。
2、2观察项目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变化。
2、3统计学方法x2检验和t检验
3结果
3、1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清尿酸值正常。好转关节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3、3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4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它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主要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最易受累的部位是跖趾关节。现代医学主要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治疗,虽可较快控制急性症状,但因其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治疗,故复发率很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是一种不该有的“湿浊”、“痰浊”,多因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以至湿热内蕴,稽留骨骼,气血不能畅通,不通则痛。而气血郁于骨节局部,则灼热红肿,功能障碍。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中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胃、肝经,有利湿、解毒、利关节之功效,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为君药,重用其剂量。辅以泽泻、苍术、黄柏、生苡仁以加强清热利湿泻浊功效。佐以赤芍、延胡索、地龙,凉血化瘀、通络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再依热、湿、瘀之偏胜,辨证加减,提高疗效。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