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健康 > 中医中药 > 正文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疼痛

中医治疗四肢关节疼痛

痹证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痹症分为很多种,中医把痹症分为如下几类:

(1)行痹: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其疼痛呈游走性,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便,多见于上肢、肩、背。

(2)痛痹: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剧烈,甚则如刀割针扎,逢寒则加剧,得热则痛缓,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关节不可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

(3)著痹: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痛处较为固定,且有明显的重着感,肌肉麻木不仁,或患处表现为肿胀,行动不灵便,得热得按则痛可稍缓。

(4)热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于下床活动,日轻夜重。患者多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等症状。

(5)顽痹:症见痹症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黯黑色,疼痛剧烈,停著不移,不可屈伸,或疼痛麻木。关节或红肿疼痛,兼见发热而渴,尿短赤。或关节冰凉,遇气交之变、寒冷季节而痛剧,得热而安。

(6)气血虚痹:症见痹症日久不愈,骨节酸痛,时轻时重,而以屈伸时为甚,或筋肉时有惊掣跳动。面黄少华,心跳乏力,短气,自汗,肌肉瘦削,食少,便溏。

(7)阳虚痹:症见痹症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筋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驮背,腰膝酸软,尿多便溏,或五更泻。

(8)阴虚痹:症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筋脉拘急牵引,往往在运动时加剧。形疲无力,烦躁,盗汗,头晕耳鸣,面赤火升,或持续低烧,日晡潮热,腰酸膝软无力,关节或见红肿灼热,或变形,不可屈伸,日轻夜重。口干心烦。

中医治疗痹症: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痛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为特点自觉局部发凉或触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常用方剂有乌头汤,麻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常用中药如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三、除湿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著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特点。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常用中药如薏苡仁、防已、苍术、威灵仙、萆解、蚕砂。

四、清热散痹法

即用除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方药来治疗热邪为主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热痹,当其它诸痹在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烦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痛处游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脉多滑数,舌质或红,舌苔黄或黄厚腻。常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宣痹汤。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苍术、黄柏、防已、薏苡仁、金银藤、生地、亦芍、丹皮。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节疼痛 关节 肌肉 关节疼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 Copyright 2011 厨艺好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6